【國情點題】港撤修例北京降溫 拆解背後3大考量

國情動向

發布時間: 2019/09/06 13:49

最後更新: 2019/09/06 17:43

分享:

分享:

持續3個月的反修例風波出現轉折機會,特首林鄭月娥正式宣布「撤回」以打破僵局釋對話善意,但內地官方輿論保持靜默,社交媒體亦對相關報道作關閉評論處理,顯示北京有意降溫,避免後修例階段繼續撕裂,亦為70周年大慶消弭噪音。

 

在「撤回」決定作出之後,所有人的疑問都是「這是否是中央的態度」,林鄭雖作出說明,民眾仍從中央的表態來判斷。不過,從正式公布後至昨晚,官媒幾乎只是簡短報道事件,而且新華社的報道以「林鄭月娥:就打破困局提出四項行動」為題,對「撤回」刻意淡化,以避免激化內地對立情緒。

官媒僅簡報 社交媒體關評論

林鄭日前正式宣布撤回修例。

相較於此前對「止暴制亂」連篇累牘的評論,官方在「撤修例」的重大決定上集體消音,外交部例行記者會未有提及此事,僅對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促推動《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》作出譴責。昨天的《新聞聯播》關於香港事件的評論,則直接跳至撤修例後的「解決深層次矛盾問題」。《環球時報》總編輯胡錫進在微博上表示「這挺好」,幾乎成為來自官方輿論的唯一評論。

而在社交媒體上,林鄭宣布撤回條例後,第一時間是一邊倒的批評,指摘「對暴徒仁慈就是對愛國人士殘忍、對不起一綫警員」、「撤回以後香港就是逃犯天堂,香港還能去嗎?」,隨後官方帳號幾乎全部關閉了評論功能。

北京對「撤回」避而不談,有港澳問題學者就表示,「撤回」對當局來說是一個相當難的政治決定,因為一旦撤回,此前推動條例的合法性和正當性就被否定了,未來亦可能面臨對始作俑者的問責。港人不理解其中緣由,但做出這個決定實際非常不容易,已是突破底綫之舉。

此時轉折 為國慶70周年消音

至於為何選擇此時成為風波拐點,北京大約有三點考量:

第一,對北京來說,局勢的發展已遠遠超出預估,「撤回」修例訴求的正當性當局未必認可,但事到如今民意就是政治,即使是被認為不合理的訴求,也要有所回應

第二,距離國慶70周年已不足一個月,北京所有文宣系統已進入大慶維穩階段,內地與香港的激烈對立情緒需要快速緩解

第三,隨着香港的抗爭進入長期化階段,國際輿論的關注度有所下降,亦是北京選擇此時降溫的外部條件

雖然對「撤回」消音處理,不過,中央態度的變化在撤例前一天的港澳辦記者會上已有迹可循。雖然整場記者會仍以較大篇幅和嚴厲遣詞呼籲止暴,但發言人楊光第一句就提到「香港局勢正出現一些積極的變化」,釋放不同訊號。在提出的三點希望中,他也肯定和平集會表達訴求,希望將其與暴力犯罪和挑戰一國兩制底綫區分開;在答問中也數次表示,「我們清楚知道大多數市民包括學生是參與和平遊行,但當前風波的走向是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的」。

港澳辦發言人楊光。

分析稱,中央對香港風波以軟硬兩手分別對待,爭取大多數、打擊小部分極端暴力示威者。

與此前將示威者都斥為暴力和敵對勢力不同,港澳辦態度的變化顯示中央對香港風波的處理手法已作出調整,以軟硬兩手分別對待,爭取大多數、打擊小部分極端暴力示威者。這也顯示,經歷過這次風波後,北京對香港社會的多元性會有更為深刻的認知,對一國兩制下的矛盾處理也將更加理性和立體。

記者:潘攀

開啟hket App,閱讀全文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